鋼鐵工業是自動化程度較高、信息化基礎較好的流程型制造業,智能制造是推動鋼鐵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間,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在鋼鐵行業中不斷深化應用,切實有效提高了鋼鐵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2021年12月,工信部等部門先后發布《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等多項重要政策文件,為推動“智能+傳統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作為指導鋼鐵工業“十四五”發展方向的重要政策文件,對智能制造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示范推廣、數據共享、需求引導、標準引領等具體要求,與此前出臺的智能制造、原材料等相關重要政策文件協調一致,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制造作為創新發展的強力引擎,承擔著驅動鋼鐵工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安全環保壓力、釋放人力資源活力的重要使命。
一、《指導意見》提出智能制造的量化目標和主要任務
《指導意見》提出鋼鐵工業“十四五”智能制造創新發展的量化目標,即到2025年,鋼鐵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主要任務包括:
(一)示范推廣。在鐵礦開采、鋼鐵生產領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推廣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二)數據共享。建設鋼鐵行業大數據中心,提升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能力。依托龍頭企業推進多基地協同制造,在工業互聯網框架下實現全產業鏈優化。
(三)需求引導。鼓勵企業大力推進智慧物流,深入推進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型制造,開展規模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網絡化協同制造、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
(四)標準引領。構建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積極開展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行業應用標準研究。
二、鋼鐵智能制造的發展現狀和關鍵問題
“十三五”期間,鋼鐵工業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在鋼鐵生產場景的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多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項目入選工信部試點示范和新模式專項,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全面啟動,供需兩側對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的認知程度和應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一)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鋼鐵企業紛紛聚焦智能裝備、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移動物聯、工業網絡安全等技術的研究,并積極探索新的智能制造技術在設計研發、能源管控、質量控制、生產運行等場景中的應用。鋼鐵生產企業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自動化、過程控制、制造執行、企業管理、決策支持五級信息化系統建設;提升了企業全流程各工序數字化、智能化程度;推進了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平臺的研發和實施;推廣了環境惡劣、安全風險大、操作重復性高的崗位采用機器人技術。
寶武、沙鋼、南鋼等企業建立了“黑燈工廠”和智能車間,已實現24小時無人化少人化運轉,新冠疫情期間,復產復工和生產效率明顯高于其他企業。寶鋼股份制定了以“四個一律”為目標的智能制造實施路徑,即現場操控一律集中、操作崗位一律采用機器人、運維監測一律遠程、服務環節一律上線,在整體架構方面形成了智能工廠、智慧運營、協同生態三個層次,其寶山基地工廠于2020年1月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燈塔工廠”名單。
(二)重要成果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鋼鐵領域智能制造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516項;項目成果獲得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鞍鋼礦業的冶金數字礦山、寶鋼股份的鋼鐵熱軋智能車間等9個項目被工信部評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寶信軟件的《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天鋼鐵的《“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等10個項目被工信部評為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隨著“十三五”期間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在鋼鐵行業中不斷深化應用,2020年鋼鐵行業全面啟動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冶金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正式成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并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則,啟動了國行團標的申報與研制工作。
(三)關鍵問題
鋼鐵生產具有工藝體系復雜、生產過程不確定因素多、制造過程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性質形態多樣化的產業技術特點,而且由于產業集中度低,各企業發展階段不同,生產指標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對信息化、智能化的投資成本壓力存在很大差異,造成企業之間的兩化融合水平不均衡,推動全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需要制定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由于缺乏智能制造樣板工廠和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引領,導致鋼鐵行業在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缺乏清晰的路徑,不少企業對于智能制造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沒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目標,項目質量良莠不齊。
三、“示范推廣、標準引領”將成為鋼鐵智能制造發展的雙驅動
鋼鐵生產企業通過實施智能制造項目,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安全環保壓力、釋放人力資源活力,進而提升鋼鐵企業全局的市場競爭力。在“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應按照《指導意見》的建議,充分發揮智能制造的引擎作用,積極參與“智能工廠示范推廣”和“智能制造標準制修訂”兩項重點工作。
(一)示范推廣
鋼鐵行業應充分發揮智能工廠標桿示范引領作用。智能工廠是智能制造的實現載體,鋼鐵行業要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的場景應用,提升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水平,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共享。通過評價遴選一批智能化改造成效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具備復制推廣價值的標桿工廠,為提升全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總結提煉標桿經驗模型。建議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工信部組織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項目申報,積極參與行業、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行動,發揮領軍企業的標桿效應。
(二)標準引領
標準是參與國際治理、推進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截止目前,鋼鐵行業智能制造領域已有7項團標發布、2項行標和67項團標在研。建議供需兩側與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冶金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協同合作,將項目經驗、優秀案例轉化為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重點圍繞關鍵技術場景應用、智能工廠建設、生產智能管理三方面提出國行團標的立項申請,積極參與在研的69項智能制造標準,共建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為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整體水平的提升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