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網站,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統計2025年1月份數據起,啟用新修訂的狹義貨幣(M1)統計口徑。修訂后的M1包括:流通中貨幣(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修訂狹義貨幣(M1)統計口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1.此次修訂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答:貨幣供應量是某一時點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總和,是金融統計和分析的重要指標。一直以來,人民銀行非常重視根據經濟金融發展和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變化對貨幣供應量口徑進行調整。例如,M2已從包括流通中貨幣、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的口徑逐步拓展,先后納入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等。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創新迅速發展,金融工具的流動性發生了重大變化,符合貨幣供應量特別是M1統計定義的金融產品范疇發生了演變,需要考慮對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口徑進行動態完善。
2.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考慮是什么?
答:此次M1統計口徑修訂,是在現行M1的基礎上,進一步納入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目前包含在M2中,尚未包含在M1中。一是關于個人活期存款,在創設M1時,我國還沒有個人銀行卡,更無移動支付體系,個人活期存款無法用于即時轉賬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隨著支付手段的快速發展,目前個人活期存款已具備轉賬支付功能,無需取現可隨時用于支付,與單位活期存款流動性相同,應將其計入M1。二是關于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也應納入M1。從國際上看,主要經濟體M1統計口徑大都包含個人活期性質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動性的支付工具。
3.修訂后M1統計數據的發布安排是什么?
答:中國人民銀行將于2025年1月份數據起開始按修訂后口徑統計M1,預計將于2月上旬向社會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時,還將公布2024年1月份以來修訂后的M1余額和增長速度數據。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