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經濟觀察網獲悉,自然資源部正和有關部門研究如何盤活利用已出讓未開發土地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收回、收購閑置土地。
妥善處置和盤活尚未開發或已開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推動房地產企業緩解困難和壓降債務,促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是新一輪保交房的工作重點之一。
在“如何收地”方面,自然資源部給政府有償收回閑置土地設置了準線:須是非企業自身原因造成閑置或者土地局部未開發,且企業無力繼續開發、也難以轉讓的土地。若是企業原因導致超期未動工兩年以上的土地,政府應依法無償收回。
收回閑置土地的關鍵在于土地收購的價格標準。
自然資源部擬建議,可以參照市場評估價格,也可參照原地價款、利息及經審計的開發建設直接投入,確定補償標準。
不過,自然資源部也強調,城市政府和土地使用權人要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基礎上充分協商,但不能簡單按照市場評估價來收購,“企業該承擔自身損失的就要承擔損失”。
自然資源部給予地方政府依法收地的自主權,堅持“一地一策”,依法加大收回力度。各地可在文件指導原則下自行確定收回標準,充分考慮企業拿地成本、市場變化、開發狀況等。
收回存量土地后,自然資源部鼓勵地方政府優化規劃條件后重新供應,明確收回土地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如果地方政府收購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其回收價格不能高于保障性住房售價扣除建安成本和合理利潤后的水平。
為了支持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自然資源部還研究了特殊的支持政策:對于收購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市、縣政府可在批準收回時一并同意劃撥供地,這樣可以簡化手續。
對于收地資金,自然資源部計劃通過專項債券為地方政府提供資金支持,但要求地方政府量力而行,堅決避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