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江西南昌組織召開了2023年煤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會議發布了《煤炭行業信用狀況分析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當前,煤炭行業信用質量總體向好。行業信用體系組織架構基本建立,制度標準體系日漸完善,信用評價成效初顯,信用應用場景逐步拓展,信用環境不斷改善,特別是先進產能不斷釋放、供需趨于平衡、盈利能力穩定、價格仍將維持高位、智能化建設和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綜合實力和發展創新能力較強等行業運行特點,有利于確保行業繼續維持相對穩定和優良的信用質量。《報告》顯示,自2008年以來,參與行業信用評級企業累計達到1307家,其中,受評煤炭生產、煤炭地質勘查煤機裝備制造和煤炭工程建設等類型企業分別占44.61%、25.78%、13.77%和11.02%,受評AAA級企業達到80.64%,受評企業涵蓋面廣、代表性強、影響力大、主要指標先進,進一步提升了煤炭行業的美譽度和信譽度。
《報告》同時指出,煤炭信用建設還存在很多困難和挑戰,行業發展資源接續、安全供應、綠色低碳和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煤炭市場主體對信用的認識還不深刻,特別是在制度建設、科技創新、風險管控、戰略實施、人才保障、安全生產、客戶管理、企業文化、信用組織建設、黨建等方面的風險依然較高,行業信用應用場景總體較少,資質管理與信用評價還需進一步提升質量。
《報告》建議,煤炭市場主體應進一步提升信用認知水平,從教育宣傳、制度建設、風險管控、對外合作、文化建設、信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化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現代一流誠信煤炭企業。
這份《報告》是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同有關單位組織編寫的煤炭行業首個信用綜合評價分析報告。《報告》依托能源行業信用信息系統歸集共享的信用信息數據,重點參照煤炭行業1300余家市場主體參與行業信用評價的結果,圍繞企業基本素質、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社會信用等5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報告》反映了近年來煤炭生產、裝備制造、工程建設、地質勘探等煤炭產業鏈條企業的信用建設成果,對預測預警煤炭信用風險,服務信用監管和社會需要,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全面提升煤炭信用管理水平,助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