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p>
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強調,“惟有創新,才能驅動發展;只有創新,才有寶武的未來”“要始終把創新作為寶武發展的第一動力”。
創新,是寶武高質量發展的基因,是助力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驅動力。為展現和弘揚創新文化,進一步激發寶武人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我們推出“創新文化天地”欄目,宣傳展示寶武及各子公司培育創新文化、探索創新文化行動、形成創新文化成果等方面的實踐和舉措,掀起寶武創新文化建設熱潮。
太鋼精密帶鋼:構建創新文化,打造“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太鋼精密帶鋼公司的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弘揚精密帶鋼“手撕鋼”科技創新精神為主線,依托現有生產車間,形成“獨立展館+生產現場”一體化流程展示。包括總形象廳、寶武集團展區、太鋼集團展區、精密帶鋼公司展區。通過科研團隊故事、研發歷程的史料、社會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展示,多角度、沉浸式傳遞“手撕鋼”創新精神,實現科技創新可視化、創新精神可感悟、創新成果可持續。
營造創新氛圍,弘揚創新精神。太鋼精密帶鋼自2023年獲批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以來,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以鋼鐵脊梁為己任,實現了金屬掩模板、引線框架用芯片鋼等產品的量產,創新型企業的品牌不斷打響,創新成果得到了終端客戶認可。太鋼精密帶鋼堅持“四個面向”戰略方向,緊緊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產品經營、算賬經營和精益運營,不斷自我加壓、矢志自我變革、鼓勵創新并寬容失敗,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踐行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科技創新的一系列做法、經驗、案例凝煉成具有精密帶鋼特色的創新文化,對內對外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的氛圍。
深化科學培育,提升創新素養。創新思維需要不斷培育。太鋼精密帶鋼制定了“培訓賦能增活力,提質增效促發展”員工素質提升行動三年計劃。一是月度素質提升“大講堂”,內容包括黨的二十大精神、公司發展史、紀律處分條例、工匠精神等,每月組織一次。二是業務技術能力提升,每兩周組織業務骨干圍繞生產、設備、技術等現場問題,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頭腦風暴、研討、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展培訓,快速解決存在問題。三是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每季度圍繞科技管理、技術研發中的難點痛點等專項內容,組織青年員工開展一次解讀科技創新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小講座,強化員工科技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四是黨員理論學習,黨群干事組建“精密帶鋼公司黨員群”,每日發布一條與黨建相關的理論學習知識,每季度抽選黨員進行測驗,確保系統化學習行之有效。通過以上實踐,打造一支能直面寒冬的‘破冰’團隊,推進創新人才發展。
完善創新機制,講好創新故事。創新是一段寂寞的長跑。太鋼精密帶鋼黨委通過搭建“四講”平臺,大力開展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推動理論學在先走在前,充分發揮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優勢,走出去、請進來,弘揚“手撕鋼”背后的創新精神,并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太鋼精密帶鋼的重要講話精神,講好“何以百煉鋼終成繞指柔”背后的故事,讓“手撕鋼”品牌真正“活”起來。組織“手撕鋼”攻堅隊、太鋼精密帶鋼黨委班子成員,以及中國一重、華為等終端客戶等進行訪談,制作成短視頻進行宣傳,讓公司內外感受到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懷下,公司各方面的變化和成效。
發揮文化優勢,打造創新產品。公司發展離不開文化創新。太鋼精密帶鋼不斷在彰顯創新實力和創新形象上下功夫。持續加強與媒體的合作,以“有聲有色”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創新、感受創新。與太原理工、哈工大、西安交大、西安鋼研等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通過協同開發形成多項科技成果,并與終端客戶聯合跟蹤測試研究進展。依托7個新材料、新技術創新攻關組,持續提高創新效率和產出,確保核心技術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