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4月25日)美股盤前,經濟分析局公布的初值報告顯示,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增速大幅不及預期,引發美股短線跳水。
經濟分析局通常會根據不斷完善的信息對季度經濟數據進行三次估算,分別得出初值、修正值和終值,本次是第一份報告,也就是Q1 GDP的初值報告。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2024年Q1實際GDP年化環比增長1.6%,為2023年Q1以來最低,較市場預期的2.5%低了0.9個百分點,2023年第四季度這一指標為3.4%。
與其他國家不同,美國將實際GDP年化季率作為最通用的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因認為其更能反映出經濟的趨勢。若使用傳統的同比增幅,Q1 GDP的同比增速則為3.0%,與去年Q3和Q4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分析認為,因美國通脹加劇,消費者和政府支出降溫,導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顯著放緩,另外出口也有放緩的跡象。
數據也反應了這一點,美國Q1實際個人消費支出(PCE)年化環比增長2.5%,低于市場預期的3%和前一季的3.3%。
同時,一季度的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為3.4%,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環比上升3.7%,為2023年Q2以來新高,超過了市場預期的3.4%,并且兩個數字都較去年四季度有明顯反彈。
數據公布后,“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731%,與美聯儲利率預期關聯最為緊密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也漲破5%,雙雙創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
利率互換市場調整利率預期,目前認為美聯儲今年要到12月才會啟動降息,而不是11月。與美聯儲會期掛鉤的OIS合約價格反映11月降息幅度約22基點,到12月年內降息幅度總計33基點。
分析師Bryan Mena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降溫幅度超過預期,但以歷史標準衡量仍保持在穩健水平。在過去的12個月里,經濟增長穩步放緩,這是未來降低利率的好兆頭,但美聯儲明確表示,它并不急于降息。
總體來看,排除進口激增的的影響后,GDP的各項細節是穩健的。不過,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核心PCE漲至3.7%,這提醒人們,通脹壓力依然存在。關于美聯儲降息的爭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周五,美國將公布3月個人消費支出報告,其中有核心PCE物價指數的月度變化。美聯儲上周發布的“褐皮書”顯示,近幾周美國消費者支出總體幾乎沒有增長,各轄區物價保持溫和上漲。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